—— 研途风采 ——
刘小芳是新葡萄8883官网AMG海洋科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。在读博期间,她以第一作者分别在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》和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》 发表学术论文2篇,曾参加东印度洋科学考察航次,跨越赤道在海上作业76天。她热爱跑步,每年参加一次半程马拉松,以实际的脚印,去丈量自己的毅力和决心。
时光飞逝,日月如梭。正值三十出头,以前畅想了很多三十岁的自己,循序渐进,按照父母的期待复刻着他们的生活。等真走在三十岁这条路上时,才发现,和脑袋里固有的模样都不同,我还一直走在来时的路。我很庆幸,自己还在路上,还在朝前走,这条路上,一路繁花,正在盛开。
现在,我已经是一名博四的学生了。在过去的三年学习时间里,我成长了许多,时光磨平棱角,我不再有以前的幼稚和迷茫,而是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。经过这几年的,磨练与摸索,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与方向,并不断地努力前进着。在思想、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我曾经为之挥洒汗水的脚步,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放弃就一定失败。
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博士生,家人很多次不理解,为什么一个女生要读这么高的学历,为什么年龄这么大了还不去工作。但是我很幸运,他们只是在发表意见,从未干涉过我的选择,更没有束缚我前进的脚步。我还记得在我选择读博的时候,父亲语重心长地说,“只要你自己不后悔就行,我都支持你。”现在,我依然可以非常坚定地表达,我不后悔。我一直在收获着,向自己追求的梦想而努力。
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是党的宗旨,我一直拥护伟大的党组织,很荣幸能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我时刻牢记入党初心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牢记身上肩负的使命和重担,不怕苦,不怕累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,“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、共同前进的一代,生逢盛世,肩负重任”,“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,坚定前进信心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让青春在为祖国、为民族、为人民、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”。
我的幸运还远不止于此,在追求自我的这条路上,遇到我的导师,孙军教授。我很幸运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老师,指引着我,修炼自己。我们的团队是一个大团队,学生和老师都很多,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,导师忙到没有时间管学生似乎成为理所应当的事,因为学生一多,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精力就会很少。但事实是,我的导师从来都是把学生的事放在第一位,学术上严厉,生活里又很温暖。作为学院的院长,大大小小的会议不间断,每次去问询导师的时间时,他会直接牺牲掉自己的休息时间,来关心学生的问题。
刘小芳与其导师合影
好多次,导师白天还在外地出差,晚上泡个泡面,紧接着通过腾讯会议召集大家开组会,听学生的进展。对于我们学生而言,仅仅是听每个小组组员的汇报,一天下来精力全无,已然没有多少注意力去听报告。但是孙老师依然还能够连轴转,听着所有人的汇报,详细点评,给出非常有价值的建议。这是导师教会我的,对学术的极致认真和负责。
在每次做实验,自己连轴转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总会想到我的导师。再忙会有他忙吗?再累能有他累吗?答案是没有。他每天处理的任务是我的好几倍,但依然能把每一项任务处理得很完善。无形之中,导师用他的言行举止在影响着我。在漫长的时间里,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失败,培养的藻细胞无法分选成功,分离好的藻细胞无法成活,送去检测的样品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……这个过程中,一方面浪费掉的实验耗材,测试样品的费用,是自己想想都心疼的;另一方面,会因为失败而沮丧着。但我的导师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而指责过学生,在他看来,这是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必经之路,多失败几次没有关系,我们只会越来越接近成功。这是导师教会我的,严于律己和信念感的力量。
“比别人多一点执着,就会创造奇迹”。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——东印度洋聚球藻单细胞硅累积及其对硅碳循环的调控机制,我有幸参与到东印度洋科学考察航次。在海上作业的76天,从刚开始的晕船,体力劳作,让我时常思考为了什么而学。后来身体适应以后,看着美丽的大海,孕育着万象生物,我开始着迷,源源不断的产生求知的欲望,从心里对海洋科学更进一步的热爱。为了追逐心中那一抹靓丽的光影,我不断缩小自己与知识的差距,查阅大量文献并提出验证和解决方案,以“不达目的不罢休”的决心和毅力迎接挑战。我坚信唯有脚踏实地的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,让一切变得有意义,才有可能成功。
基于这样的信念,使我在科研方面取得一些成果:研究了不同类群浮游植物细胞体积与碳含量之间的关系,表明了较小的个体对关系式的探索影响不大,该研究成果已在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》发表。通过对东印度洋为期近三个月的调查,探索了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寡营养盐海域硅碳耦合过程中的作用,表明超微型浮游植物对碳和硅的累积具有显著贡献,该研究成果已在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》发表。
我始终相信“天道酬勤”,在学习上时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,在生活中,我开始热爱跑步,每年参加一次半程马拉松,以实际的脚印,去丈量自己的毅力和决心。一个好的身体是我为海洋事业奋斗终身的基础,跑步也更多的教会了我,保持耐心,持续输出,静候花开。今年我申请了CSC联培,这也成为周围很多人不理解的选择。我自己知道,我不会比现在更年轻,我的精力和时间也不会比现在更多,趁着现在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至于未来路在哪里,不必慌张,因为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告诉我,后方是充满力量与温暖的港湾。
我现在的收获,不单单是我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。背后有学院和导师的谆谆教导,有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,在此我再次向你们真诚地说声“谢谢”。
在未来的科研和工作道路上,我仍会怀着热忱的心和大家共同配合,一起努力,脚踏实地,共同向着目标前进。